人工智能加速量子技术发展:从理论到应用的突破
在一项标志量子技术走向成熟的关键突破中,人工智能正被用于理解和描述量子系统的巨大复杂性——将曾经难以处理的现象转化为可分析甚至可预测的对象。这一进展的意义远超学术层面:掌握这种复杂性对于推进量子硬件发展、验证性能以及在加密、材料发现和制药等领域部署量子应用至关重要。
ai破解量子系统复杂性的新方法
最新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和语言模型——如何能够近似描述极其复杂的量子系统状态,从而规避长期困扰物理学家的指数级计算难题。研究人员正在利用传统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甚至语言模型来预测物理性质(如磁化和熵),并作为完整量子系统的"替代模型"——这些捷径规避了量子态数据的指数级爆炸。
相关研究将这些进展归纳为三种相互关联的人工智能范式: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基于转换器的模型。每种范式都为优化算法、基准测试量子设备以及探测物质的复杂相等任务带来独特优势。
迎接"Q日"的到来
当量子计算机强大到足以模拟大型系统时,它们将威胁当今数字经济的加密基础。大多数区块链、银行和安全通信仍依赖RSA和椭圆曲线方法——一旦量子计算机达到规模,这些方法都可能被破解。人工智能在加速量子特性表征方面的作用缩短了这一时间线,给行业在所谓"Q日"到来前采用后量子密码学带来了更大压力。
专家预测能够破解RSA-2048的量子计算机可能最早在2030年出现,误差范围两年。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已敦促企业在2028年前开始向量子安全系统迁移,到2035年全面采用。行业调查显示,61%的安全专业人士认为现有加密可能在未来两年内被攻破,28%预计三到五年内会出现漏洞。
ai如何加速量子时代
随着系统规模扩大,量子层析成像等传统方法很快就会变得极其缓慢。人工智能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识别方法,其扩展性更好,能够揭示曾被视作无法理解的系统特性。
准确的特性描述是构建可靠量子硬件和软件的前提。例如,德国公司IQM最近获得3.2亿美元投资,标志着其进入云支持量子比特机器生产阶段,这凸显了市场对可验证性能量子系统的需求。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采用量子机器学习方法(称为量子核对齐回归器QKAR)来模拟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使用很小的数据集,其准确性也比传统方法高出20%。
未来展望
量子计算的承诺——指数级问题解决能力、牢不可破的加密、革命性的药物和材料发现——都依赖于一个被低估的能力:理解这些机器在做什么。人工智能不仅是实验助手,它正在成为实现全球量子雄心的关键解释者和推动者。
随着资金涌入和应用扩展,未来不仅是量子的——更是人工智能支持的量子时代。这可能最终将理论转化为真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