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美联储降息政策与消费者信贷成本脱钩,中产阶级借款人成为风险抵押品。
核心要点
• 尽管美联储降息,信用卡利率仍维持在21%以上
• 银行不再将政策宽松传导给消费者
• 借贷成本上升速度超过下降速度,加剧不平等
• 贷款机构日益将中产阶级视为风险抵押品
美联储降息与消费者信贷脱钩
@The_Prophet_等分析师指出,美联储行动与消费者信贷成本之间的传统联系已经断裂。数据显示,银行不再将降低的准备金成本传导给借款人,信用卡和贷款利率仍维持在创纪录高位。这种分化表明银行业正在将消费者债务视为利润中心而非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The_Prophet__解释道,在工资停滞和储蓄耗尽的情况下,银行已计入"心理溢价",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得可负担信贷。结果是:美联储降息使机构受益,而消费者却面临成本上升。
这种不对称性在近期周期中表现明显:美联储加息时,贷款机构迅速上调消费者债务利率;但当利率下降时,借贷成本却保持粘性,扩大了机构融资与零售金融之间的鸿沟。
⚡️美联储降息本应传导至下游——更便宜的信贷、更宽松的借贷、复苏的消费。但实际情况是传导机制断裂。银行和信贷系统不再传导货币政策,而是在收割政策红利。
中产阶级借款人成为风险抵押品
信贷系统的转变已将家庭债务证券化为资产类别。分析师指出,银行通过预先扩大利差来抵消违约风险,将消费者的困境转化为收益机会。汽车贷款、学生贷款和信用卡违约率上升表明,宽松政策不再为普通借款人带来财务缓解。
正如@The_Prophet_所述,每次降息现在都会推高资产价格,同时收紧家庭层面的信贷。这种双重效应支撑了股市,却侵蚀了消费者信心——尽管市场指数表现强劲,但消费者信心已跌至多年低点。这种机制已经反转,使美联储成为资本而非劳动力的流动性引擎。
观察人士表示,这种动态标志着更深层次的宏观经济转变。货币宽松不再刺激需求,而是通过金融渠道将价值向上重新分配。曾经引导经济扩张的传统"信贷渠道"似乎已经断裂,取而代之的是价值榨取和集中的反馈循环。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