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承认,由于监管不确定性,加密货币企业遭遇了银行服务断供问题。在8月19日举行的怀俄明州区块链研讨会上,鲍曼同时宣布了美联储对区块链创新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监管框架重大调整
她透露央行已于6月下旬移除银行监管中的"声誉风险考量",以消除金融机构为从事合法活动的数字资产公司提供服务的障碍。这位美联储官员表示:"加密货币行业与银行监管机构之间已经存在重大摩擦,包括标准模糊、指引冲突和监管解读不一致。"
鲍曼强调,银行为合法经营客户提供服务时不应受到处罚,客户选择决策"完全属于银行管理权限范畴",而非监管干预领域。她还指出美联储正从"过度谨慎心态"转向拥抱传统银行体系内的区块链技术。
监管者的关键抉择
她警告称,监管机构必须在塑造技术框架或任由创新完全绕过银行体系之间做出选择,后者可能导致银行业经济地位弱化。为确保移除声誉风险政策的持续实施,美联储正在更新检查手册和监管材料。
数字资产监管四原则
美联储副主席制定了指导央行数字资产监管新方法的四项核心原则:
1. 监管确定性
首要原则针对行业对缺乏明确监管标准情况下投资区块链发展的担忧。鲍曼质疑,在明知监管审查会带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会选择与银行合作,而非转向银行体系外的替代方案。
2. 定制化监管
该原则要求监管者根据具体场景评估用例,而非套用最坏情况预期。美联储必须识别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工具的差异特征,避免无法反映真实风险状况的"一刀切"做法。
3. 消费者保护
该原则确保面向客户的产品符合现行消费者保护法规,包括禁止不公平、欺骗性或滥用行为。数字资产框架需结合《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要求,同时维持银行安全稳健标准。
4. 美国竞争力
该原则旨在将美国打造为全球顶级创新目的地。鲍曼警告称,若未能建立适当的监管结构,可能危及美国在金融科技发展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
监管实践创新
鲍曼宣布美联储的"创新监管"活动将重新整合至储备银行检查部门,重建监测银行创新活动的常规监管流程。她建议允许美联储工作人员持有最低限度的数字资产,通过实践而非理论来理解区块链功能。
美联储认识到资产代币化在加速所有权转移、降低交易成本和结算风险方面的潜力。鲍曼指出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各类规模机构都能受益于这项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
稳定币新定位
她特别强调《GENIUS法案》的通过及总统签署使稳定币成为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传统支付轨道将产生深远影响。鲍曼呼吁行业积极参与,帮助监管机构理解区块链在现有应用场景外解决问题的潜力。
这位美联储副主席总结称,在构建更现代、更高效的金融体系过程中,创新与监管应是互补而非对立关系。她特别邀请业界就利用新技术打击欺诈等议题提供建议,认为这是美联储与数字资产领域令人振奋的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