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密2025:区块链何以成为主流

2025-10-24 16:24:12
收藏

从波动到验证:加密货币的成年礼

2025年标志着加密货币从投机工具迈向主流应用的新篇章。这个曾被视为实验性小众技术的领域,如今支撑着数万亿美元的年交易量,并获得了全球金融巨头的背书。历经市场波动、政治不确定性和技术革命,这个行业已变得更加稳健、高效,并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总加密货币市值(美元)-TradingView

机构拥抱:信任的转折点

这一年,传统金融机构从观望者转变为参与者。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和Visa等巨头扩展了加密服务,而Stripe、PayPal和Robinhood等金融科技公司则开发了原生区块链产品。

比特币和以太坊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的推出——目前管理着超过1750亿美元资产——为机构资金打开了闸门。这些受监管的工具首次使养老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能够合规地接触加密资产。

随着《GENIUS法案》和《CLARITY法案》的通过,美国终于补上了缺失多年的监管基础。在稳定币、市场结构和代币化资产的明确定义下,建设者信心倍增。美国已从最严厉的批评者转变为加密领域最有力的司法管辖区之一。

稳定币:数字金融的真正支柱

若要用一个趋势定义加密市场的成熟,那必然是稳定币的崛起。这些曾只是交易工具的产品,现已进化为史上最高效的美元传输机制——比银行或卡网络更快、更便宜。

稳定币年结算量突破46万亿美元,接近Visa交易量的三倍。经实际经济活动调整后达9万亿美元,是PayPal年处理量的五倍。

其影响已上升至宏观经济层面:全美超过1%的美元以代币化形式存在于公链上,稳定币合计持有1500亿美元美国国债,使其成为全球第17大持有方。当外国央行减持美债时,稳定币却出人意料地强化了美元主导地位。

链上经济:真实活动,真实增长

区块链生态已超越投机,催生实际经济活动。网络现在每秒处理3400笔交易,较2020年提升百倍,以极低成本达到纳斯达克的吞吐量。

Solana确立了其作为去中心化应用、DePIN网络和NFT的高性能区块链地位,创造数十亿美元收入。同时,以太坊Layer2网络将交易费降至不足1美分,使链上操作具备主流采用的可扩展性。

现实世界资产(RWAs)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兴起正在弥合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鸿沟。代币化国债、货币市场基金和私募信贷总价值已达300亿美元,预示着下一波资本市场可能完全链上化。

加密与AI:融合时代开启

人工智能与加密技术的交汇日益深入。AI对可验证身份、数据所有权和自主交易的需求,与区块链天然契合。World等去中心化身份项目已验证超1700万用户,而x402等协议使AI代理能自主交易——这可能在2030年前形成30万亿美元市场。

当AI权力集中于少数科技巨头时,区块链提供了制衡:一个开放、抗审查、反垄断的可验证系统。

全球趋势:无国界的采用

加密货币使用正呈现地域多元化。新兴经济体将其用于生存需求——汇款、支付和储蓄,而发达国家则视其为投资基础设施。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移动钱包使用激增,用户通过区块链替代品规避本币波动。

同时,Hyperliquid等去中心化交易所和永续合约平台正在挑战中心化模式,处理数万亿美元交易量。NFT活动虽不及2022年高峰,但已从投机转向实用——标志着数字所有权形态的进化。

未来展望:加密货币步入成年

比特币诞生十七年后,加密技术已从边缘实验蜕变为现代经济支柱。这个生态系统现已具备三大要素:

基础设施:可扩展、可互操作且经济高效

分发渠道:由机构和金融科技网络驱动

监管框架:促进负责任的创新

随着新周期的展开,加密货币将支撑全球支付、企业系统和AI经济。世界不仅在采用区块链——更正在其基础上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