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年如何利用生息稳定币获得被动加密收入

2025-09-15 17:35:54
收藏

核心要点

生息稳定币主要包括国债抵押型、DeFi衍生型及合成资产型三大模式。美国和欧盟法律禁止发行方直接支付利息,且此类产品通常存在地域限制。收益复投和奖励在到账时即被视为应税收入。潜在风险涵盖监管政策、市场波动、合约漏洞及流动性不足等方面。

生息稳定币的兴起

追求被动收入始终是投资者配置分红股票、房地产或政府债券的核心动力。2025年,加密货币领域迎来了新选择——生息稳定币。这类数字代币不仅锚定美元价值,还能在钱包闲置时持续产生收益。

但投资前需充分理解其运作机制、收益来源及适用的法律税务规则。让我们逐步解析:

什么是生息稳定币?

传统稳定币(如USDT、USDC)仅维持美元锚定而不产生收益。生息稳定币则通过底层资产或策略自动向持有者分配收益,目前主流模式包括:

代币化国债与货币基金: 由短期美债或银行存款等安全资产支撑,通过增加代币余额或调整价值分配收益。本质上是传统现金等价物基金的链上版本。

DeFi储蓄封装协议: 以Sky(原MakerDAO)为例,用户可将DAI锁定至"储蓄利率"模块。封装为sDAI后,余额按协议治理设定的利率增长。

合成收益模型: 部分创新稳定币通过衍生品策略,从加密市场资金费率或质押奖励中产生收益。回报率较高但随市场波动。

如何通过生息稳定币获取被动收入?

答案总体肯定,但具体操作因产品而异:

1. 选择稳定币类型

低风险偏好者适合国债抵押型或货币基金代币;能承受DeFi风险者可考虑sDAI等储蓄封装产品;追求高收益(接受高波动)则适合sUSDe等合成稳定币。

2. 购买或铸造

多数代币可通过完成KYC的中心化交易所或协议官网获取。但部分产品受证券法限制(如代币化国债仅限合格投资者),且铸造权限通常仅开放给机构。

3. 钱包持有或质押

部分采用余额复投模式(每日自动增加),另一些通过封装代币价值增长实现收益。

4. 参与DeFi增强收益

除基础收益外,还可通过借贷协议、流动性池等获取额外收入,但需注意复杂性和风险。

5. 收益记录与税务处理

多数司法管辖区将自动增长的收益视为实现即应税收入,需详细记录到账时间和金额。

代表性产品分析

需注意不同产品的本质差异:

真实生息稳定币

USDY(Ondo Finance): 由短期国债和银行存款支撑的代币化票据,采用复投机制反映国债收益率,仅限通过完整KYC/AML的非美国用户。

sDAI(Sky): 基于Maker治理设定浮动利率的DAI储蓄封装,深度集成DeFi生态但依赖智能合约安全性。

合成稳定币

sUSDe(Ethena): 通过现货多头与永续合约空头对冲实现的"合成美元",收益来自资金费率与质押奖励,存在市场波动风险。

代币化现金等价物

BUIDL(BlackRock): 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的代币化,按月分红但仅限合格投资者,零售用户难以参与。

2025年全球监管要点

各国政策直接影响生息稳定币的可及性:

美国(GENIUS法案): 禁止支付型稳定币发行方向持有者直接派息,USDC等主流产品无法提供收益,生息版本通常被认定为证券。

欧盟(MiCA框架): 电子货币代币(EMT)发行人不得支付利息,明确将稳定币定义为支付工具而非储蓄工具。

英国(制定中): 监管方向与美欧一致,强调稳定币的支付功能属性。

税务处理指南

美国: 复投收益按普通收入计税,处置时另计资本利得税。2025年起交易所需申报1099-DA表格,纳税人需按钱包精确记录成本基础。

欧盟: 2026年起DAC8指令要求平台自动向税务机关报告交易。

英国: 税务部门将多数DeFi收益归类为收入,代币处置还需缴纳资本利得税。

风险警示

生息稳定币并非无风险选择:

监管风险: 政策突变可能导致产品下架
市场风险: 合成型产品收益依赖高波动性市场
操作风险: 智能合约漏洞或治理决策可能影响资产安全
流动性风险: 部分产品设有赎回限制或锁定期

建议采取分散投资策略,持续关注监管动态与赎回条款,将稳定币收益视为投资产品而非无风险储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