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美国新加密法案或将首次明确界定商品与证券

2025-11-18 00:04:47
收藏

参议院法案剑指加密货币监管悖论:证券还是商品?

自诞生以来,美国加密货币行业始终面临一个监管难题:如何界定数字资产何时属于证券,何时属于商品。这种不确定性阻碍了机构采用,引发了法律纠纷,也让加密企业难以解读复杂的规则。不过,由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主席约翰·布兹曼和参议员科里·布克共同提出的法案草案,可能为这一困局带来转机。


监管框架的新突破

该法案旨在为数字资产市场建立统一监管框架。这份跨党派讨论草案系统性地提出了加密货币资产分类标准和监管职责划分方案,标志着关于"加密货币应归类为商品还是证券"这一旷日持久争议的重要进展。

长期以来,美国加密项目难以确定是否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交易平台困惑于哪些代币需要证券牌照;机构投资者因合规预期不明而却步;普通交易者则面临保护措施参差不齐的割裂市场。


数字商品的全新定义

法案首次引入"数字商品"这一核心概念。根据草案,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等主流加密货币将被明确归类为数字商品。其定义为:

- 可互换的代币资产

- 支持完全所有权和点对点转移

- 记录在加密安全的公共区块链上

这类数字商品将改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而非SEC。这一变化可能带来三重影响:

1.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明确合规路径

2. 消除企业关于代币突遭证券认定的担忧

3. 形成差异化市场格局,合规代币将吸引更多衍生品交易和机构参与

监管权力的重新分配

法案在明确商品属性的同时,对证券范畴保持开放态度。去中心化金融项目、治理代币等混合型资产的分类将另行确定。未能满足"数字商品"标准的代币,其相关交易所、发行方和钱包服务商仍须接受SEC审查。

监管架构呈现三大层级:

- 商品类(如BTC、ETH):适用明确规则

- 功能型代币:从严证券化监管

- 新发代币:严格信息披露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法案显著扩大了CFTC的监管权限,使其获得:

- 数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监管权

- 相关交易所、经纪商的注册管理权

- 与SEC共享的部分规则制定权

- 通过收费机制支撑监管扩张的财政能力

行业运营标准升级

除分类标准外,草案对加密企业提出严格的运营要求:

业务隔离原则:禁止交易所混业经营交易、托管、做市等职能,必须参照传统金融模式进行分业管理。

上市标准:仅允许上架具备防操纵特性的数字商品,预计将大幅净化美国交易平台的代币质量。

消费者保护:强制要求

- 客户资产隔离保管

- 完整信息披露

- 透明审计轨迹

- 合规报告义务

各利益相关方影响分析

代币发行方:需评估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中介依赖性越低越易获得商品认定。未达标项目将面临SEC更严苛监管。

交易平台:必须进行组织架构拆分,完成CFTC注册,建立全面合规体系。虽然成本上升,但有助于获得机构信任。

机构投资者:明确的分类标准和联邦监管将消除主要合规障碍,推动加密资产纳入主流投资组合。

个人用户:诈骗项目将减少,操作规范度提升,但另类代币选择空间可能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