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密鸿沟:为何华尔街老牌机构仍对加密货币敬而远之

2025-08-23 07:06:00
收藏

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似乎正处于主流采用的风口浪尖。美国现货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创下资金流入纪录,高盛持有贝莱德发行的加密ETF份额超过任何其他机构,从战略公司到比特矿业等企业财务部门都开始接纳数字资产。

传统金融机构的认知困境

然而,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四分之三的基金经理仍坚决拒绝接触数字资产。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副首席投资官马克斯·高克曼指出,这种矛盾现象并非源于监管不确定性或操作复杂性——这些障碍已基本解决。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偏差源于恐惧、误解,以及行业难以摒弃对"合法投资"的固有认知。

深层阻力解析

高克曼观察传统金融应对数字资产革命多年后发现:"最主要原因是成熟行业需要时间意识到自己正在落后。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始终存在。"基金经理以受托责任为荣,但这种保护本能形成了悖论:保护客户资产的意愿反而阻碍他们接触客户日益需求的机会。

阻力来自两个顽固误解:一是认为加密资产纯属投机且无价值,二是缺乏具备数字资产专业知识的团队来构建合规投资方案。当遇到质疑的同行时,高克曼发现对话总是重复相同模式——传统金融从业者用模因币指代整个加密生态,暴露出其认知的肤浅。

市场结构的悄然变革

当基金经理争论加密货币合法性时,市场已完成转型。高克曼引用数据打破"散户主导"的叙事:交易所89%的比特币交易额超过10万美元。"这绝非散户资金,市场正在快速机构化。"

破局之道

富兰克林邓普顿采取三级推广策略,重点突破控制数百万客户入口却忽视需求的中间层机构。高克曼质问这些平台:"你们是否询问过客户对加密资产的需求?他们可能在Coinbase持有大部分财富,只是你们没有捕捉到。"

传统顾问常发现客户资产分散在各平台,专业管理组合中完全不包含客户自行积累的数字资产。该公司的突破在于用传统金融语言诠释区块链概念——分析Solana时不用革命性话术,而是计算贴现现金流。

监管破冰与收益机遇

随着美联储降息临近,传统收益来源回报递减,加密资产提供了替代方案。高克曼指出:"人人都需要收益,质押是明确途径之一。当人们担心加密货币全是骗局时,是否同样担心政府直接取消所有债务?后者我亲身经历过。"

美国证交会近期关于流动性质押的指引可能成为转折点。若支持质押的加密ETF获批,高克曼预测阻力将难以为继:"当我们能提供收益时,必将推动更大规模采用。"

行业分化不可避免

加密领域的分化将持续存在于75%固守传统框架的基金经理与日益壮大的革新阵营之间。经济压力终将促使采用,真正的悬念在于:哪些机构将引领潮流,哪些只能疲于追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