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洞察
Sui加密网络与Mysten Labs及乔治梅森大学合作,为特定区块链推出量子升级路径。 比特币和以太坊采用的ECDSA算法缺乏可重复使用的加密见证机制,难以实现量子安全升级。 Solana开发了Winternitz金库以应对量子计算相关威胁。
量子升级路径现仅限EdDSA区块链
Sui加密网络近期与Mysten Labs及乔治梅森大学展开合作,为特定区块链设计了量子升级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服务目前仅适用于基于EdDSA协议的区块链,如Sui、Solana、Near和Cosmos,而比特币和以太坊被排除在外。这项突破性进展或将重塑区块链安全的未来格局。
量子计算能否破解加密系统?
顶级密码学家兼道德黑客Kostas Kryptos Chalkias在社交平台X公布了这项量子跃迁创新。这使得Sui及Solana、Near等EdDSA链成为后量子时代的先行者。相比之下,比特币和以太坊依赖的ECDSA算法被认为存在量子漏洞,且缺乏可重复使用的量子安全升级见证机制,导致这两大网络在后量子时代的转型中处于劣势。
随着量子计算的崛起,加密领域对其潜在威胁的认知正逐步加深。不过行业领袖们普遍认为,现有量子计算技术尚无法破解加密系统。2024年12月,CryptoQuant创始人Ki Young Ju在X平台向追随者保证"量子计算机无法破解比特币",这与Blockstream CEO Adam Back早期观点一致。Kostas Kryptos本人也质疑当前技术是否已实现能使加密技术过时的量子霸权。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引发担忧
谷歌推出的Willow量子计算芯片加剧了行业忧虑。这款号称能超越现有超级计算机交易处理能力的新芯片,可在5分钟内完成传统超算需10^24年才能解决的复杂运算。这种突破性性能可能使密码系统和加密信息面临泄露风险,甚至核武器密码也可能被轻易获取。按照这种发展速度,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将受到严峻挑战——中本聪钱包中的资产可能在毫秒间被盗,导致投资者巨额损失。
Kostas Kryptos预测,当量子计算足够强大时,首批受害者将是:丢失密钥的账户、已故人士的钱包以及冷存储资金。基于此,安全机构建议所有加密算法在2035年前完成升级。Sui网络此次升级使EdDSA系区块链占据先发优势。
Solana推出量子抗性金库方案
与此同时,Solana也积极应对量子计算威胁,推出了号称能抵御未来量子攻击的Winternitz金库系统。该方案采用Winternitz一次性签名(WOTS)技术,专门解决区块链的关键漏洞——交易签名过程中可能暴露用户公钥的问题。
金库系统通过为每笔交易生成新密钥显著降低风险,用户无需强制升级网络即可获得量子抗性保护。具体运作机制为:针对量子计算威胁,Solana的金库会生成32个私人标量,每个进行256次哈希运算,最终仅存储末次哈希值作为公钥。交易完成后立即关闭当前金库并生成新密钥组,这使得攻击者几乎不可能破解先前暴露的密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