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亿万富翁的加密资产战略:机遇与风险并存
彼得·蒂尔和迈克尔·塞勒两位科技巨头正在建立加密货币企业资金池,但金融观察人士指出,他们的策略可能蕴含重大风险。两人通过各自企业及投资工具向加密货币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塞勒通过其软件公司Strategy频繁购入比特币,蒂尔则通过风险投资涉足加密企业,其创立的交易所Bullish已于8月初完成上市。
殊途同归的加密投资策略
软件公司Strategy联合创始人迈克尔·塞勒以"无限资金漏洞"策略在金融界掀起波澜。该策略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关联证券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再将加密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这种循环操作使得Strategy在比特币价格上涨时获得更高估值,从而能够发行更多债务。目前全球已有174家上市公司采用类似策略持有比特币。
塞勒的加密策略具有鲜明特征:仅聚焦比特币,并赋予其近乎哲学层面的意义。他曾在公开演讲中将比特币比作"为智慧女神服务的电子蜂群",更主张美国政府应积极囤积比特币以维持全球霸权,甚至提出比特币储备是美国的"天命昭彰"。
相比之下,蒂尔的策略更为多元审慎。其创立的Founders Fund在2025年2月同时配置了1亿美元比特币和1亿美元以太坊。该基金还持有生物科技公司ETHZilla 7.5%股份,并帮助BitMine公司完成2.5亿美元以太坊融资。蒂尔虽看好加密领域前景,但对比特币持有保留态度,甚至质疑其可能成为"中国对抗美国的金融武器"。
比特币资金池模式的风险考验
近期市场波动正在检验这两种策略的韧性。塞勒倡导的"融资-购币-等待升值"模式看似直接,却使企业暴露于比特币市场的剧烈波动。当比特币价格接近企业股票的每股比特币净值时,股价支撑机制就会失效,可能引发"死亡螺旋":市值缩减导致融资能力下降,最终引发强制平仓。
目前Strategy的股价净值比已从2月份的2倍降至1.4倍。尽管市场环境暂时稳定,白宫政策也保持对加密友好态度,但投资者仍需警惕比特币价格波动之外的额外风险因素。随着Strategy持续加仓(8月24日当周斥资3.569亿美元购入3081枚比特币),市场终将在寒冬来临时见证哪种策略更具生命力。
未来展望
加密货币行业将面临关键抉择:是坚持塞勒专注比特币的激进策略,还是采纳蒂尔多元配置的稳健路线?这场战略博弈的结果,或将重塑整个行业的监管格局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