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济学家罗格夫重新审视比特币预测
曾对比特币持尖锐批评态度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近日承认,自从他做出"比特币更可能跌至100美元而非涨至10万美元"这一著名预测以来,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8月19日,这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在社交平台发文,反思其2018年接受CNBC采访时发表的言论,并自问:"我忽略了什么?"
认知偏差的三重根源
罗格夫指出自己低估了三个关键因素:首先,他对美国政府实施严格加密货币监管的预期"过于乐观";其次,他误判了比特币在"20万亿美元全球地下经济"中的支付替代作用;最后,他未曾预见监管机构自身会持有大量加密货币,尽管这可能引发利益冲突。
2024年12月,比特币在特朗普胜选后突破10万美元关口,迄今涨幅超80%,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区块链分析公司数据显示,该资产已在货币贬值国家成为抗通胀工具,而加密货币的非法使用量仍远低于全球现金洗钱规模。
行业人士的反驳
罗格夫的言论引发加密行业反弹。Bitwise首席投资官霍根认为其未能理解由个人而非机构驱动的去中心化系统潜力。FalconX研究员拉万特更直言,正是罗格夫早期著作《现金的诅咒》的"糟糕程度"促使他拥抱比特币。
VanEck数字资产研究主管西格尔则将罗格夫列为"比特币最激烈批评者"第九名,批评其"在信息茧房中过早书写比特币讣告",并讽刺其社交媒体的评论锁定行为。
颇具讽刺的转折
耐人寻味的是,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近期披露向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配置1.16亿美元,暗示这所名校对比特币的看好程度可能远超其著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