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宣布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报道,其Willow处理器执行分子建模任务的速度比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这一获得可验证结果支持的公告,重新引发了关于加密系统安全性的讨论。由于比特币等协议依赖的算法易受量子计算影响,这项技术突破使得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面临的理论威胁正转变为现实挑战。
核心要点
谷歌推出的Willow量子处理器实现重大突破,执行分子建模的速度可达超级计算机的13,000倍
实验采用"量子回波"技术,通过利用量子比特特性实现精密成像
该成果标志着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实验结果可在同类设备复现
虽然当前尚未威胁加密货币,但引发对现有加密算法脆弱性的新担忧
谷歌量子处理器Willow实现里程碑突破
随着量子计算威胁逐渐逼近比特币领域,谷歌宣布在这场科技竞赛中达成历史性里程碑。其Willow处理器对分子特性的测绘速度,比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这家科技巨头表示,该性能标志着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
该实验采用"量子回波"技术,通过向量子比特发送精确信号并测量其返回信号,实现了超高精度成像。谷歌研究团队强调:"我们证实这类实验可在任何具备同等技术规格的系统复现",彰显了其方法的科学严谨性。
关键技术创新点
13,000倍加速:相较现有最强超级计算机的实测速度优势
量子回波:利用量子比特特性捕获返回信号的成像技术
可验证实验:结果可在同等设备复现,确保论证有效性
Willow处理器:专为高精度量子模拟研发的实验芯片
分子成像:虽主要用于科研,但对密码学等敏感领域具有跨学科影响
量子方程式:加密生态的威胁还是催化剂?
谷歌的公告超越了分子研究范畴。网络安全与区块链专家迅速对此性能展示作出反应。去中心化安全协议Naoris创始人David Carvalho指出,这项突破构成"比特币诞生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
当前加密算法(特别是比特币采用的ECDSA公钥/私钥生成机制)在强大量子计算机面前可能失效。虽然谷歌实验尚未威胁这些系统,但证实了理论正加速转化为现实。
现状与预警
目前量子计算机能力仍有限制。专业分析师指出,现有设备最多只能破解22位密钥,远未达到现代标准的2048或4096位要求。但预警信号持续增加:今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收到2035年前采用后量子加密标准的路线图草案,旨在防范可能威胁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公有区块链)的量子计算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