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与量子威胁:SharpLink CEO关于中本聪的“疯狂理论”

2025-09-08 17:09:42
收藏

消失的中本聪与量子威胁的隐忧

自2011年起,中本聪的消失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然而有人认为,量子计算的威胁可能迫使他重现江湖。SharpLink Gaming联席CEO约瑟夫·查隆提出了这个看似疯狂却引人入胜的假说。

比特币面临的量子冲击波

量子计算已不再是科幻概念。研究人员预测,未来十年内这类计算机将能破解比特币依赖的加密算法。一旦实现,现有数字签名将失去可靠性。其后果是:长期"休眠"的资金——尤其是归属于中本聪的比特币——将面临安全威胁,这种脆弱性与近期中本聪雕像被盗事件形成了微妙的呼应。

部分社区成员主张通过协议硬分叉使比特币具备"抗量子"特性,也有人建议冻结风险最高的币种,包括神秘创造者关联的那些比特币。但这类决策充满争议,因为它们触及比特币的本质:一个去中心化、不受审查的网络。

原始账户:可能的现身方式

中本聪不需要公开真实身份也能传递信息。查隆设想了多种回归途径:通过历史邮箱、Bitcointalk论坛发帖,或是更震撼的方式——激活与Patoshi模式关联的原始钱包。

这些钱包持有超过100万枚比特币,价值约1219亿美元。只需其中部分币种异动,就足以震动市场并间接证明比特币创造者的存在。据估算,这笔财富能使中本聪跻身全球前15大富豪之列——这不仅关乎技术,更涉及权力与影响力的博弈。

神话与现实的双重遗产

自2008年以来,关于中本聪真实身份的猜测从未停止:彼得·托德、哈尔·芬尼、尼克·萨博甚至埃隆·马斯克都曾被怀疑。2024年HBO纪录片提出的托德假说也迅速被社区否定。

最终留存的并非中本聪其人,而是他的思想遗产。比特币网络在无人领导的情况下持续运行17年。但量子计算的幽灵可能改变游戏规则——当面临生存危机时,创造者哪怕象征性的干预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或许中本聪永远不会现身,又或许他在等待比特币面临根本性抉择的时刻。无论如何,查隆的理论提醒着我们:中本聪的传奇仍将持续影响比特币的未来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