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新高而战略公司股票疲软:市场脱节现象解析
2025年比特币价格突破124,0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战略公司(原微策略)股价却下跌近9%,较52周高点下挫三分之一。这家持有约62.9万枚BTC(价值725亿美元)的企业,其市值溢价已从2024年的2.5-3倍压缩至接近持平水平。
市场表现背离
2025年8月18日,比特币价格在触及124,000美元后回落至115,000美元附近。按照历史规律,这种涨势本应提振战略公司股价——这家将企业身份与估值长期锚定比特币的上市公司。作为2020年以来最大的企业级比特币持有者,其资产负债表包含价值72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储备。
过去投资者将该股票视为获取比特币杠杆敞口的工具。当比特币上涨时,战略公司股票往往涨幅更大。但2025年这种关联性明显减弱:在比特币创新高当周,该公司股价从400美元跌至366美元,跌幅达9%。尽管持有巨额储备,其股价仍较52周峰值543美元下跌约三分之一。
估值逻辑转变
战略公司当前1040亿美元市值仅为其比特币持有价值的1.4倍。相比之下,2024年该溢价倍数通常维持在2.5-3倍区间,反映出市场对其代理属性的估值转变。2025年2月至8月期间,1万美元的比特币投资回报率为22%,而同等金额投资战略公司股票仅获得不足9%收益。
这种分化与年初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战略公司股票30%的涨幅远超比特币15%的涨幅。但自6月起,比特币持续攀升之际,该公司股票却丧失了昔日的杠杆效应。
融资模式承压
股价疲软背后是融资结构面临挑战。自2020年以来,公司主要通过股权增发和可转债筹集资金,累计融资数十亿美元。这种模式依托于投资者相信股权稀释能被比特币杠杆收益所抵消。
但市场信心正在动摇:最新股权发行指南更新引发抛售,显示投资者对滞涨状态下的稀释容忍度降低。早期融资曾享受0.75%-1.5%的超低票息,当前高利率环境迫使公司转向优先股融资。过去三年流通股增长超40%,当股票表现不及底层资产时,这种稀释代价愈发引人质疑。
代理需求弱化
2020年战略公司转型时,其股票是机构接触比特币的主要通道。但2025年市场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现货比特币ETF自2024年初获批以来管理规模突破数千亿美元,仅贝莱德基金就管理超890亿美元资产。这些产品提供流动性佳、监管完善且年费低于0.25%的投资渠道。
零售通道同样拓宽——用户可通过股票交易APP直接购买比特币零碎份额。这种便利性降低了企业级代理的需求,使得战略公司原有的估值溢价持续收缩。
360美元成关键心理位
市场关注点正转向36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反映投资者信心减弱。持仓结构也发生变化:原大股东减持,对冲基金在日间交易中占比提升。同类"比特币储备"概念股同样承压,日本Metaplanet同期跌幅超三分之一,显示市场对企业持有比特币模式的热情减退。
波动性下降是吸引力减弱的主因。资本正转向以太坊相关资产及加密IPO等新领域。战略公司能否维持其行业地位取决于两点:能否在360美元建立稳固支撑,以及比特币储备型企业是否能重获杠杆代理属性。
分析师观点存在分歧:乐观目标价550-570美元预示超50%上涨空间,但最终取决于公司如何平衡储备增长与股东价值。在ETF和直接持有渠道普及的今天,战略公司需要重新定义其存在价值,否则其作为比特币桥梁的历史地位恐将继续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