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加密货币行业竞争力持续疲软的背景下,有观点指出过度繁琐的监管程序(而非税收政策)才是核心症结。Web3企业WeF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西姆·萨哈罗夫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正逐渐被排除在全球加密货币创新浪潮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国迟缓且过度保守的监管环境。
监管程序成为创新桎梏
萨哈罗夫在采访中坦言,即便日本政府提出的加密货币转让收益统一20%税率方案得以实施,也难以扭转行业撤离日本的趋势。他分析称:"55%的累进最高税率虽然痛苦且引人注目,但当前阻碍初创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并非于此",并强调日本金融厅(FSA)与日本虚拟货币交易所协会(JVCEA)的事前审批流程,以及动态监管沙盒机制的缺失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双重审批拖累市场效率
在日本推进代币上市或首次交易所发行(IEO)需经历两阶段监管审查:首先需通过JVCEA自律审查,随后进入FSA最终审批流程。萨哈罗夫指出,这套程序可能导致产品上市日程延迟6个月至1年以上,最终迫使本土团队选择优先在海外市场发行代币。
风险规避型监管弊端显现
他特别批评了JVCEA在代币审查延迟、IEO白皮书审议、FSA产品变更报告等环节中频繁要求反复修改的现象,认为这种架构设计以风险规避而非创新促进为目的。萨哈罗夫补充道:"现行监管体系正在耗尽初创企业的执行力,最终导致资金流动性与专业人才持续外流。"
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尽管日本政府近年来致力于简化加密货币交易税制以吸引行业发展,但在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方面仍显消极。业内共识表明,要在加密货币领域重获竞争力,仅靠税制调整远远不够,从程序导向型监管向效率导向型机制转型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