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家质疑比特币的"无需信任"叙事:法律风险的现实考量
为比特币发展奠定基础的计算机科学家尼克·萨博指出,加密货币并非真正"无需信任",而是"最小化信任"系统。每种加密货币都存在法律攻击面,政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进行干预。这一观点直接挑战了许多比特币支持者的核心信念,正值社区因如何处理这种可能分裂网络的法律风险展开激烈技术辩论之际。
"最小化信任"系统的法律现实
这位密码学专家通过系列推文,挑战了"比特币完全不受国家干预"的理想化观点。他认为虽然比特币底层比中心化系统更能抵御干扰,但绝非"神奇的无政府资本主义瑞士军刀"。
萨博指出存在两个主要法律战场:其一是金融法规,行业法律专家已能较好应对;其二则是围绕任意数据的不可预测且广泛的法律领域,他认为后者危险得多。"加密行业缺乏应对这类问题的法律专长,"他在文中强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存储完整区块链历史的比特币存档节点无法选择性删除数据而不破坏其核心金融功能,这使其容易面临内容删除的法律要求。
理论讨论引发的技术分歧
这场理论探讨引发了实际的技术调整。部分比特币开发者近期提议修改代码(BIP-444方案),限制区块链存储非金融数据的能力。该提案直接回应6月比特币核心30版本更新——当时将OP_RETURN交易数据限制从80字节提升至近4MB。
支持者如Luke Dashjr认为,允许大数据存储会带来法律风险,包括非法内容永久嵌入区块链的可能性。但提案中关于"拒绝者将面临法律或道德后果"的警告措辞引发社区反弹,批评者认为这带有胁迫意味。
社区对假设风险的分歧
针对萨博观点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加密存储平台Seedor联合创始人Coinjoined Chris认为萨博"过度关注臆想中的法律威胁",指出比特币的优势在于最小化技术瓶颈,而非预测全球所有内容法规。
他反驳道,若监管机构能轻易禁止通用数据传输,"早在几十年前就会扼杀PGP和Tor",因恐惧而削弱比特币的通用性只会使其更容易被控制。萨博则回应称,他讨论的是"真实司法管辖区内的现行法律",且节点运营商无法像论坛或通讯平台那样简单删除违规数据。
宏观分析人士J.P. Mayall将这场冲突置于更广泛的采用叙事中,将当前加密货币7%-8%的全球渗透率与罗马帝国合法化后的基督教发展相比较。对此Dashjr提出更严峻的推论:如果合法化曾使基督教影响倍增,那么同理,宣布比特币非法可能使其用户基数锐减至零头。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