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础模型:剧变格局下AI巨头的致命危机

2025-09-15 00:15:51
收藏

基础模型:AI巨头在变革浪潮中的关键危机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世界中,一场颠覆性的变革正在发生,其冲击力堪比加密货币领域的革命性浪潮。曾被认为掌握AI王国钥匙的科技巨头们,可能会沦为"为星巴克供应咖啡豆"的角色。这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日益明显的趋势:AI繁荣或许会让那些专注于基础模型的大公司掉队,使其成为低利润供应商,而灵活的AI初创企业则将在应用层创造巨大价值。这种竞争格局的戏剧性重构,既给OpenAI和Anthropic等老牌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

基础模型:AI权力的流沙

多年来,行业共识清晰明了:AI的未来属于那些开发巨型基础模型的公司。这些模型(如支撑ChatGPT的技术)通过海量数据集的预训练建立,被认为将带来不可逾越的优势。然而,最新发展表明,这种基础优势正在遭遇边际效益递减。预训练的初始规模效益正在放缓,人们的注意力正转向后训练、微调和强化学习等新前沿领域。

这对行业意味着什么?请思考以下几点:

效益递减:为越来越大的模型投入巨额预训练资金,已无法带来成比例的改进。这意味着单纯增加数据和算力投入,并不能保证性能的显著跃升。

后训练崛起:真正的创新现在发生在为特定任务定制和完善模型的过程中。例如,开发更好的AI编程工具,更多依赖于微调和界面设计,而非又一轮数十亿美元的预训练。

商品化风险:随着基础模型变得越来越可互换,它们面临沦为大宗商品的风险。这将削弱其定价权,可能迫使它们退居利润率较低的后端供应商角色。

这一转变挑战了长期以来的信念——最复杂、资源密集型的工作(构建基础)将获得最大价值份额。相反,焦点正在转向这些模型如何被应用并集成到面向用户的解决方案中。

AI初创企业:从"包装者"到创新者

曾被视为"GPT包装者"的AI初创企业,如今站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这些公司不再仅仅在现有模型上构建简单界面,而是深入参与到为特定任务定制AI、整合先进界面工作和开发专业应用中。它们的敏捷性使其能够快速调整方向,抓住大型基础模型公司可能忽视的利基市场。

驱动这些初创企业的核心洞见是:基础模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替换。它们的竞争优势来自:

定制专长:为特定行业或功能量身定制AI模型,提供精准、高价值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商业问题。

界面设计:创造直观高效的用户体验,让用户无需理解底层复杂性就能利用AI的强大功能,使AI触手可及。

可互换性:能够在GPT-5、Claude或Gemini等模型间切换而不影响终端用户体验,这表明基础层缺乏强有力的供应商锁定。

这种趋势在Boxworks等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活动展示了基于AI模型构建的面向用户软件。它预示着一个未来:成功不再取决于谁构建了最强大的通用模型,而在于谁能提供最有效的专业应用。

变化的竞争格局:为何大未必好

AI的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曾经被视为全能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竞赛,如今已分化为"一系列离散业务"的竞争,聚焦于软件开发、企业数据管理或图像生成等特定应用。在这种新范式下,单纯构建基础模型的优势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影响当前AI繁荣的动态因素包括:

旧范式(基础模型主导)vs新范式(应用层主导)

聚焦原始计算能力和用于预训练的大规模数据集 vs 聚焦特定任务的微调、定制和用户体验

相信基础模型开发者拥有"固有护城河" vs 风投资本家认为"AI技术栈中没有固有护城河"

先发优势被视为关键且持久 vs 先发优势往往转瞬即逝(如OpenAI早期编码/图像模型被超越)

预期基础模型将捕获大部分价值 vs 价值转向应用层和专业化解决方案(常由AI初创企业开发)

高质量开源替代品的丰富使情况更加复杂。如果一个专有基础模型无法在应用层充分差异化,就会失去定价权,可能使其创造者沦为低利润供应商。

这对OpenAI和Anthropic意味着什么?

曾被视为AI革命无可争议领导者的OpenAI和Anthropic等公司,如今面临复杂挑战。它们的成功与AI的变革性影响密切相关,使其成为划时代的公司。尽管它们仍拥有显著优势——包括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庞大基础设施和巨额现金储备——但它们在基础模型开发中的"持久优势"已不如从前确定。

在这个不断演变的竞争格局中,巨头们面临以下影响:

焦点转移:它们必须从纯粹的基础模型战略转向强调应用、微调和潜在面向消费者产品的战略。例如,OpenAI的消费者业务可能比其编码模型更难复制。

竞争压力:Anthropic的Claude Code的成功表明,即使是基础模型公司也擅长后训练和强化学习。但这也意味着这些专业应用的竞争领域更广,更多AI初创企业加入角逐。

商品风险:如果它们的核心基础模型变成可互换商品,其商业模式可能面临严重压力,迫使它们在价格而非创新上竞争。

虽然现在断言它们出局为时尚早,但仅靠构建最大模型就能确保市场主导地位的时代似乎正在消逝。它们未来的成功很可能取决于多样化能力、应用层创新以及在原始模型规模之外建立防御性护城河的能力。

前路:探索AI新前沿

不可否认,形势瞬息万变,预测AI未来是一项冒险之举。虽然当前趋势指向应用层创新的崛起和基础模型可能的商品化,但仍有多个因素可能改变这一叙事。AI发展速度极快;今日的真理可能在六个月后就过时了。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竞争格局中,值得关注的关键领域包括:

AGI突破:通用智能的真正突破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AI价值的理解,可能重新确立基础研究的主导地位。想象由AGI驱动的药物或材料科学新发现。

新兴优势:随着行业成熟,可能会出现新的持久优势,可能与数据治理、专用硬件集成或AI初创企业难以复制的独特伦理框架相关。

消费者采用:OpenAI和Anthropic自身开发的面向消费者AI产品的成功,可能创造有别于企业模型服务的新收入来源,这些将更难被复制。

然而,就目前而言,单纯构建越来越大的基础模型的策略似乎不那么吸引人了。以Meta数十亿美元投资为代表的预训练巨额支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风险增加。焦点正从原始能力转向精细化应用,从广泛覆盖转向精准定位,这标志着AI繁荣正在走向成熟。

AI行业正处在一个转折点,超越了大型基础模型的初始狂热,步入一个更精细、以应用为中心的现实。虽然OpenAI和Anthropic等巨头拥有重要资源,但敏捷AI初创企业的崛起和通用模型的商品化,正迫使战略重新评估。"为星巴克供应咖啡豆"的类比生动描绘了一个可能的未来: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原材料,而在于基于这些材料构建的面向用户的专业化产品。当投资者和创新者在这片激动人心且不可预测的领域中探索时,理解竞争格局的这种转变,对于识别AI繁荣中下一波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