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球加密货币中心之争:香港、阿联酋,还是新加坡?

2025-10-15 16:39:27
收藏

随着全球加密货币行业的成熟并转向监管,各国正竞相争夺全球领先加密货币中心的地位。但究竟什么是加密货币中心?它不仅是监管避风港,更是创新、投资者信心、机构参与以及公私合作的动态交汇点。

领跑者之争:香港、阿联酋与新加坡

在这场高规格竞赛中,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和新加坡各显神通,通过战略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投入吸引区块链人才、机构参与者和创新项目。截至2025年,哪个国家在加密货币领域领先?让我们深入分析。

监管战场:谁制定了最佳规则?

构建最具吸引力且面向未来的加密监管框架的竞赛正在升温。每个竞争者都宣称自己将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

香港正强势回归。曾因中国加密货币禁令而边缘化的香港,如今已建立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许可制度——截至2025年6月18日,已颁发11张牌照。尽管15份申请被拒或撤回、9份仍在审理中,但香港的努力展现了其决心而非混乱。

《ASPIRe发展蓝图》的推出(聚焦准入、保障、产品、基础设施和关系五大领域),标志着其解决市场碎片化、构建韧性加密生态的长期愿景已初见成效:2024年Chainalysis报告显示,香港以85.6%的加密活动增长率领跑东亚。

迪拜是否已成为中东加密货币中心?所有迹象都表明答案是肯定的。阿联酋行动迅速而大胆。2022年全球首个专属加密监管机构VARA的成立,为监管速度和范围树立了新标杆。其全面规则覆盖从NFT到质押和托管等所有领域,成为寻求结构化但低摩擦的全球加密企业的首选目的地。

新加坡仍是三者中最稳健的。在金融管理局(MAS)管理下,这座城邦以稳定性、合规性和长期风险管理著称。《支付服务法案》(PSA)和《数字支付代币》(DPT)制度要求企业满足风险缓释和消费者保护的高标准。

尽管这为新加坡赢得了安全与信任的美誉,但也意味着采用速度较慢。值得注意的是,MAS已要求加密企业在2025年6月30日前停止海外数字代币(DT)业务,除非获得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牌照,这显示其对跨境合规的管控进一步收紧。但新加坡是否仍对加密货币友好?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尽管以谨慎的、机构化的方式。

税收、资本管制与机构吸引力

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加密货币中心的核心往往在于税收和资本流动性。基于这些因素,哪些地区最具潜力?

香港正精准发力。其属地税制仅对本地产生利润征收15%-16.5%的税率,已具备竞争优势。而2024年11月,政府更提出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机构投资工具的加密货币收益免税政策,旨在将香港打造为亚洲顶级加密中心。加之其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门户优势,对机构玩家形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阿联酋或许拥有终极“作弊码”。零所得税、无资本利得税、自由区(如DMCC和DIFC)允许外资全资控股,以及亲加密的银行体系,使其成为高净值个人和加密巨鲸的磁石。无限制的资本流动自由更锦上添花。迪拜是否名副其实?是的——且专为巨鲸和财富管理者打造。

新加坡则保持战略定力。尽管没有资本利得税,但商业活动产生的加密收益需作为收入纳税。MAS对《全球金融科技网络》(GFTN)等创新的支持,仍使其对金融科技建设者具有吸引力,尽管步伐更为审慎。

文化与政治:信任、风险与氛围评估

加密货币虽建立在代码之上,但信任、认知和政治决定了资金的流向。文化因素至关重要——尤其在衡量机构与散户层面的加密采用率时。

香港是一个矛盾体。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法律体系仍依循“一国两制”独立运作,这维持了机构的高度信任。作为全球第二加密友好城市,香港用户人均加密资产达97,000美元,显示散户与机构投资者的坚定信心。这里有法律信任、市场准入,以及对全球加密舞台的强烈渴望。

阿联酋则毫不掩饰其看涨立场。在酋长穆罕默德亲加密愿景的高层支持下,它迅速成为全球加密精英的灯塔。“黄金签证”计划使迪拜成为真正的加密中心,而近期脱离FATF灰名单更提升了其合法性。区块链已支撑许多政府服务,加之迪拜的生活方式与监管魄力,使其宛如真正的加密之都。

新加坡仍是纪律严明的参与者。全球受尊敬的政治稳定性与科技前瞻性,赋予其无与伦比的安全感和监管成熟度。然而,其对零售端加密广告的谨慎态度,使得文化氛围相对保守。

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实验:创新竞赛

要成为领先的加密货币中心,仅靠监管远远不够——还需大胆创新。而这些地区正通过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稳定币实验践行这一点。

香港全线推进。香港金管局(HKMA)2023年推出的“数字港元”试点,正在测试可编程支付、代币化存款及跨境汇款等高级用例。2025年5月通过的《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生效,加之批发型CBDC项目Ensemble及AI金融沙盒实验,香港展现出监管与实验并重的姿态。

阿联酋紧随其后。拟于2025年底推出的“数字迪拉姆”旨在提升实时结算效率,尤其在贸易金融领域。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阿联酋与中国、泰国及国际清算银行(BIS)合作探索跨境CBDC应用。同时,迪拜金融服务管理局(DFSA)已承认USDC和EURC为受监管代币,为稳定币合法性树立先例。

新加坡在数字货币创新上采取稳健而前瞻的策略。通过“Project Orchid”,它探索零售型CBDC用例,包括2024年与Grab等企业合作的“目的绑定货币”(PBM)试点,实现代币化零售券及可编程支付。在稳定币领域,StraitsX于2020年推出的XSGD因由星展银行和渣打银行1:1储备支持而脱颖而出。作为MAS许可的大型支付机构,StraitsX赋予XSGD监管合法性与多链部署能力。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XSGD季度转账额持续突破2亿美元,彰显市场强烈信心。

这种信任进一步得到MAS 2023年8月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支持,该框架对发行人储备、资产隔离及托管制定了严格规则。新加坡创新与监管的谨慎平衡,使其成为零售数字金融领域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2025年终极对决:谁将加冕加密王冠?

随着2025年数字硝烟渐散,这场全球加密中心之争已演变为执行力、愿景与适应力的激烈角逐。从监管到创新,香港、阿联酋和新加坡各自在全球加密版图中刻下了独特印记。

香港书写了最瞩目的逆袭故事。它将监管清晰度与大胆创新成功融合——ASPIRe蓝图、强健的稳定币许可制度,以及金融巨头支持的CBDC试点,不仅重新开放门户,更重塑加密经济。加之新税收优惠与深厚的机构兴趣,香港已成为东西方资本与监管的交汇点。

阿联酋以无与伦比的税收优势、资本自由和文化势头取胜。凭借VARA的先行者地位、“数字迪拉姆”的快速推进及mBridge合作,它不仅是加密精英的游乐场,更致力于构建合规创新的生态系统。迪拜作为生活方式与商业目的地的魅力,进一步强化其加密磁力。

新加坡虽不张扬,却以缜密策略布局长远。其对零售风险及广告的谨慎态度或许限制了短期热度,但全球声誉、金融纪律,以及通过Project Orchid和GFTN对代币化的持续支持,使其稳居竞争行列。

最终裁决:2025年,香港戴上王冠——快速、无畏且获机构鼎力支持。阿联酋是最接近的挑战者,提供自由、税收优势与诱人生活方式。新加坡仍是沉默的力量,自律、稳定,长期来看始终是不可忽视的竞争者。全球加密竞赛尚未结束,但领跑者已清晰可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