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析师直指SWIFT缺陷,揭示瑞波核心优势

2025-09-05 19:50:44
收藏

文森特·范·科德剑指XRP社区最持久的争议:Ripple与SWIFT之争

在一篇深度分析中,他指出多数人误解了SWIFT的本质,认为直接将其与Ripple对比往往不得要领。他强调,SWIFT并非支付系统,而是一个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它不直接转移资金,仅通过银行间的代理行关系指导交易结算。这意味着真正的瓶颈不在于软件本身,而在于多机构间往来账户的管理机制。

传统跨境支付的痛点

范·科德举了一个典型案例:日本客户向澳大利亚汇款100美元,资金需经由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多重中介,耗时2-3天才能到账。其间涉及货币兑换、合规审查及批量处理延迟。他在2025年9月5日的推文中表示:"近期关于SWIFT与XRP的对比讨论(这种比较本身就很荒谬),我将剖析SWIFT的实质,并阐述Ripple最终将如何取代或增强它。"

Ripple的颠覆性方案

相比之下,Ripple系统消除了中间环节:汇款方将日元即时兑换为XRP,数秒内通过XRP账本完成跨境传输,在接收端转换为澳元,收款银行几乎可实时入账——全程不超过10秒。范·科德承认这是简化模型,真正的挑战在于构建合规框架以获得全球银行和监管机构的采纳。但潜在优势显而易见:更快的结算速度、更低廉的成本,以及免除巨额往来账户资金占用。

他将Ripple的使命类比航天领域的可回收火箭、量子计算机及自动驾驶汽车等突破性技术,直言:"重塑国际货币使用方式绝非易事。我们着眼长远,而非短期收益。"

来自社区的实证

社区用户纷纷分享体验。一位从业数十年的用户证实,即便小额SWIFT转账也常需数日,节假日前后尤甚。范·科德回应称,尽管SWIFT略有改进,但其陈旧架构仍给银行和终端用户带来困扰。

观点:拨开炒作迷雾

这篇分析的可贵之处在于摒弃了市场喧嚣。当XRP讨论常陷入价格预测时,范·科德明确指出:Ripple并非简单挑战SWIFT,而是试图重构国际金融基础设施。这种变革不会一蹴而就,但若成功,其颠覆性或将媲美SpaceX之于航天、特斯拉之于汽车行业。

目前SWIFT仍占主导,但随着更多银行探索替代方案及监管框架完善,范·科德的预见可能成真——Ripple的野心不只是竞争,而是最终取代或至少增强现有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