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正在过度机构化,还是比以往更易普及?

2025-11-18 18:53:51
收藏

核心观点

企业财务高管提出,机构对比特币的增持实际上促进了去中心化而非削弱。当前企业持有约6.7%的比特币流通量,ETF基金则控制着7.3%的总供应量。分析师指出,大型托管机构虽然影响市场流动性,但无法控制比特币网络本身。

机构的新主张

与传统认知相反,这些购入比特币的机构声称其行为正在分散权力而非集中。在行业会议上,财务高管们表示:让比特币变得无处不在才是实现去中心化的最快途径。他们认为,当所有主流金融机构都因客户需求被迫提供托管服务时,比特币网络将更难以被垄断——全球性银行和经纪商直接服务零售与企业客户后,对少数原生加密托管方的依赖将自然消减。

去中心化悖论

这种观点与数据表面呈现的集中化趋势形成矛盾。企业财务部门和ETF基金曾只占供应量的零头,如今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最新统计显示,企业合计持有约6.7%的流通比特币,而ETF在不到两年内快速积累了7.3%的总供应量。

反对者将此视为垄断预警,但跟踪所有权动态的分析师指出:虽然ETF框架内的比特币看似集中,实际经济权益仍属于数百万个人投资者而非单一控制实体。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托管层级上升,比特币的治理和共识机制依然保持不变。

影响与控制

比特币的技术层并无风险——任何企业都无法改写协议规则或增发代币。真正的隐忧在于:随着资管机构掌控更多流动性,它们将获得影响市场稳定的杠杆(而非区块链本身)。相比早期的点对点交易,大型托管方转移或重新配置比特币可能引发更剧烈的波动。

这种影响力将随着企业持币量增长而扩大——今年早些时候,企业加密资产总规模突破千亿美元时已是一个重要节点。

历史的阴影

部分分析师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历史维度。他们以20世纪黄金为例:当私人储备集中于机构后,政府最终得以国有化并掌控货币标准。他们认为,如果企业财务部门在单一监管辖区持有大部分比特币供应,类似结果将更可能出现。

在这种假设情境下,政府无需逐个没收私人钱包——只需针对持有大量比特币的商业实体即可。

争议现状

机构采纳的支持者强调:所有推测都改变不了一个核心事实——每一轮普及浪潮都在迫使金融体系让比特币变得更易获取(而不仅限于企业)。反对者则反驳道:当集中悄然转化为控制时,初衷已不再重要。

目前两种叙事并存。比特币在技术上仍保持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的特性,但所有权和流动性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流向专业托管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