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香港将全面实施与巴塞尔标准接轨的加密货币监管条例,新规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届时将影响银行持有比特币、稳定币等加密资产的政策。香港金融管理局确认,该监管框架将完全遵循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这一变革可能重塑香港银行业对稳定币及其他数字资产的管理策略,引发金融与加密领域的高度关注。
香港将于2026年1月实施巴塞尔加密标准
香港金管局正式采纳巴塞尔委员会加密货币监管标准,新规涵盖比特币、以太坊及实物资产代币(RWA)等加密资产。经相关当局批准,该标准明确了银行在管理、报告和评估加密资产时的具体要求,包括表内资产托管与第三方托管服务的风险管理协议。
该举措致力于解决银行在加密资产管理和报告过程中的关键风险因素,旨在提升透明度的同时,严格隔离银行与客户资产。业内人士指出,新规或改变市场情绪,尤其影响金融机构对稳定币和RWA代币的接纳程度。尽管目前公开回应有限,但相关利益方已启动影响评估工作。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密货币监管体系,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同时促进香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加密风险管理与市场情绪转变
你知道吗?
当瑞士实施巴塞尔标准后,当地银行虽减少了资产负债表中的直接加密资产持有量,却大幅提升了相关服务基础设施——专家预计香港将出现相似趋势。
截至2025年8月24日,比特币(BTC)报价114,624.35美元,市值约2.28万亿美元,占据加密货币市场57.63%份额。24小时交易量达533.1亿美元,但较前日下降35.62%。过去60日内,BTC价格波动显著,累计涨幅达7.05%。(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其他行业动态:
新加坡交易所新推出的比特币永续合约或对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加密支付公司MESH完成8200万美元融资,反映行业持续扩张;
开曼群岛现已要求加密企业必须持有VASP牌照,显示全球监管版图持续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