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对美国财政部关于稳定币市场规模将在2028年达到2万亿美元的预测泼了冷水。该银行策略师在7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一预测"略显乐观",基础设施缺口和投资者保守态度将延缓市场增长。根据修正后的预测,未来三年内以USDT和USDC为首的稳定币市场规模更可能扩大至5000亿至7500亿美元。
基础设施缺口制约发展
尽管数字货币领域政治势头增强(特别是《GENIUS法案》为支付型稳定币建立了监管框架),但摩根大通认为支持主流应用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报告显示,稳定币使用高度集中在加密原生场景,仅6%(约150亿美元)的需求来自现实世界支付,其余主要用于交易、去中心化金融和机构级加密托管服务。
观点分歧:万亿美元之争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通过《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以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资产等立法支持,将推动稳定币成为美元全球化的新载体。他认为明确的监管框架和投资者信心建设是实现预测的关键。
Ripple首席执行官布拉德·加林豪斯同样持乐观态度,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机构级代币RLUSD将成为增长驱动力。渣打银行也认同财政部的观点,预计在理想条件下2028年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美元。
传统金融机构的谨慎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该行仍通过内部研发的机构客户存款代币系统"JPMD"进行稳定币技术探索。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相继入场,表明主流金融界正严肃看待数字支付平台的潜力。
市场共识与挑战
各方分析均承认:稳定币的现实应用进展缓慢,受制于监管不确定性、支付基础设施不完善及机构流动性管理者的谨慎态度。摩根大通分析师强调,即便在政策支持下,鉴于流动性、收益率和操作准备等因素,企业和投资者短期内不会将稳定币视为传统现金的替代品。
核心数据
截至2025年7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约2700亿美元,其中USDT和USDC占据超60%市场份额。《GENIUS法案》作为2025年通过的重要立法,旨在强化美元在数字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