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2025区块链振兴周》:“区块链技术不应受歧视”…呼吁以技术为核心的区块链基本法

2025-11-04 19:13:19
收藏

区块链产业亟需技术导向型基础立法

在支撑区块链产业的法律基础仍显薄弱的现状下,法律界再次提出制定以技术为核心的《区块链基本法》的必要性。某律所的权奥勋律师在"2025区块链促进周×Web3.0大会"上发表题为《监管与促进:区块链技术产业的法律制度设计》演讲时指出:"制定技术导向的区块链基本法是产业振兴的起点",强调政府应建立明确的临时性标准和法律指南。

现行法律体系存在结构性缺失

权律师指出:"目前尚缺乏全面规范虚拟资产或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法律框架。现行法律体系聚焦于金融风险管理,实际上缺失促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和构建产业基础的法律结构。"他警告称:"持续的法律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产业萎缩,既阻碍创新技术引进,也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通过对比国际立法趋势,权律师特别强调:"欧美正积极推进赋予技术确定性的立法工作。例如欧盟不仅鼓励分布式账本技术(DLT)金融服务,还建立DLT沙盒制度,并明确声明'仅因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不构成监管违规'。美国也通过《清晰法案》从法律层面明确定义区块链交易性质,避免将其简单归类为托管或传输行为。"

亟需构建技术本位立法框架

权律师批评国内监管讨论仍局限于"资产"范畴:采用FATF建议的"虚拟资产"术语却不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等核心技术概念纳入法律定义。他指出:"尽管各类新型资产(虚拟资产、STO、RWA等)均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却缺乏促进该技术产业化的法律框架。任何资产讨论都应以区块链技术的法律定义为前提。"

对此,他提出三项核心立法建议:首先,确立"不因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否定法律效力"的非歧视原则,解决现有法律体系对区块链记录的认定空白;其次,建立区块链可靠性标准,定义最低共识信任门槛;第三,明确智能合约的法律地位,声明"基于智能合约的协议不应被单方面否定效力"。

构建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权律师特别主张引入"临时标准制度":"当技术适用性存在争议时,政府应及时发布临时标准,明确具体业务的适用法规,降低企业合规不确定性。"他解释称:"区块链基本法不应仅是技术鼓励法,更应保障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效力、确立非歧视原则、强化政府引导职能。唯有如此,虚拟资产、认证、身份验证等衍生领域才能实现稳健发展。"

最后他强调:"必须赋予分布式账本记录和智能合约'视同书面文件'的法律效力。政府应消除监管模糊地带,为企业创造可预测的经营环境——这才是区块链技术成长为可信产业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