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稳定币新规引发行业热议
英国央行近日发布针对英镑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征求意见稿,这一数字资产领域的重大政策动向引发了行业的欢迎与隐忧并存。
监管框架核心内容
2025年11月10日发布的咨询文件首次系统阐述了"系统性稳定币"监管体系。英镑稳定币发行机构将面临多重严格条件,包括:储备资产构成比例要求、持币上限规定以及资本充足率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央行目前允许发行机构将60%储备金投资于短期票据,但要求至少40%必须作为无息存款存放央行。文件明确,只有被广泛用于英国支付系统的稳定币才会被认定为"系统性"稳定币。
持有上限引发争议
监管提案中最具争议的措施是临时性持有限制:个人持有上限为2万英镑,企业上限为1000万英镑。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限制不仅违背全球惯例,更可能削弱英国作为稳定币发行地的吸引力。
某金融科技公司法律负责人表示:"持币上限的实施必然导致英镑稳定币丧失竞争力。"批评者认为,英国应重点发展稳定币的发行和支付功能,而非设置低效限制迫使用户转向境外平台。
储备资产新规
新框架调整了此前100%央行无息存款的要求,"系统性"发行机构可将不超过60%的储备投资于短期政府债券,银行存款比例上限为40%。过渡期内被认定的系统重要性机构甚至可将政府债券配置比例提高至95%。
尽管这种灵活性受到欢迎,但律师指出整体监管仍比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管理的非系统性规则严格得多。
联合监管机制
在系统性稳定币制度下,英国央行负责发行机构的审慎监管和金融稳定风险管理,FCA则继续负责行为监管。咨询期将持续至2026年2月10日,届时央行与财政部将联合发布实施细则。
战略影响与挑战
当美欧等司法管辖区加速推进数字货币政策时,英国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将直接影响伦敦作为金融创新中心的地位。法律界人士强调,政策实施的时间表和清晰度至关重要——若监管延迟或规则模糊,项目可能流向政策更明确的地区。
行业普遍认为,虽然英国构建了可信的监管模型,但当前框架仍过分强调风险控制而忽视发展竞争力。另有专家指出,对个人持币的跨平台追踪机制尚不明确,这将给实际执行带来困难。
监管路线图
英镑稳定币监管将经历咨询、编码和许可三个阶段。当财政部认定某稳定币具有系统重要性时,将触发英国央行的完整监管程序。监管机构能否建立高效的授权流程,将决定新规如何转化为实际发行、支付活动和跨境流动。
关键术语解析
英镑稳定币
与英镑价值直接挂钩的稳定币,可用于英国支付系统,需遵守英国央行特殊使用规则。
系统性稳定币制度
针对被广泛用于支付、可能影响金融稳定的稳定币的特殊监管框架,要求维持严格的准备金和运营标准。
储备资产
稳定币发行机构为维持代币价值持有的准备金。系统性发行机构需保持特定比例的政府债券和央行存款。
金融行为监管局(FCA)
英国负责非系统性稳定币的行为监管机构,保障加密资产持有者的消费者权益和市场合规。
审慎监管
将系统性稳定币作为新型经济主体进行监管,以维护整体经济稳定,由英国央行负责实施。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