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TRA提出OM代币全面改革方案:转向原生链并实施25亿枚供应上限
MANTRA提出对其原生代币OM进行全面改革——将其完全从以太坊迁移至MANTRA链,将总供应量上限设定为25亿枚,并调整质押经济模型。这些举措旨在增强流动性、可扩展性和监管合规性,以支持其实物资产(RWA)代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DeFi项目到RWA专业生态的转型
此次提案标志着该协议长期战略的关键一步,将从基于以太坊的DeFi项目转型为面向机构级RWA发行与应用的垂直整合区块链生态系统。提案核心内容涉及将OM代币从当前以太坊上的ERC-20格式迁移至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MANTRA Layer 1区块链的原生资产。
根据治理公告,已有超过2.5亿枚OM代币(约占ERC-20供应量的28%)完成跨链转移。团队计划在2026年1月15日前完成全部迁移,此后基于以太坊的OM代币将停止使用。在"日落阶段",OM跨链桥将关闭,所有未申领的ERC-20代币将由MANTRA链协会(MCA)回收用于未来生态发展。
经济模型优化与供应上限
为确保网络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MANTRA提议将OM的年通胀率重置为8%,预计可支持约18%的质押年化收益率。该比率此前因市场调整和通胀担忧被调低,但团队认为恢复该比率将使MANTRA链的质押具有竞争力,同时避免代币供应过度膨胀。
最关键的是,将通过银行模块更新实施25亿枚OM的硬性供应上限,使代币经济模型更接近长期加密投资者青睐的通缩模式。此举也回应了社区对通胀压力和长期价值稀释的担忧。
跨链流动性整合计划启动
多链流动性聚合
另一项重大变革是将OM流动性从包括以太坊、Polygon、Base和BNB链在内的多个Layer 1和Layer 2区块链整合至MANTRA链。该流程将在提案通过后立即启动,并分多个阶段实施。根据路线图,以太坊流动性迁移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进行,其他链将更早完成。
流动性整合将强化MANTRA链的DeFi基础设施,为生态用户创造更深的原生流动性池、更窄的价差和更高的资本效率。预计还将简化交易路径,减少分散流动性场所的套利低效问题。
治理去中心化举措
作为技术治理改革的一部分,MANTRA链协会(MCA)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前将其验证节点从五个减少到两个,将权益重新分配给独立验证者以增强去中心化。此举回应了基于Cosmos的链上验证者中心化的批评,旨在展示MANTRA对中立治理的承诺。
此外,MCA将在2025年底前激活验证者佣金。产生的收入将重新定向至生态发展,可能包括社区主导的倡议,以鼓励公众更多参与治理和质押操作。
激励措施重新分配促进增长
三大战略方向
为维持长期创新和用户增长,MANTRA提议将"女巫攻击防御"措施和标准质押激励的资金重新分配至三个战略方向:多虚拟机开发(支持EVM、CosmWasm等)、RWA发行方入驻工具(合规流程和激励计划)、以及面向零售用户的应用激励(钱包活动、质押和DeFi交互)。
这些定向调整遵循了Cosmos生态链和应用链的普遍趋势,即越来越依赖协议级资助和合作伙伴关系,而非无差别空投。
市场反应与执行挑战
提案目前正在进行链上治理投票,将于8月22日结束。若获通过,升级路线图将立即进入执行阶段,流动性转移和开发者激励将是2025年第三、四季度的优先事项。
社区反应总体乐观,许多用户支持将原生代币迁移和通胀上限视为扭转OM长期下跌趋势的必要步骤。然而批评者警告,若不为OM增加更多实用性(特别是在RWA相关产品中),可能不足以重振市场需求。
市场背景:OM价格持续承压
提案提出之际,OM代币正经历动荡时期,过去一个月下跌22.5%。该代币较历史高点仍下跌超90%,此前包括积极代币销毁和营销推动在内的复苏努力均未能产生持续动力。
长期来看,迁移和供应改革服务于更宏大的目标:将MANTRA定位为实物资产代币化的领先平台。随着监管机构对资产支持稳定币和代币化国债的接纳,MANTRA旨在为债券、房地产等受监管工具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
行业竞争格局
通过整合流动性、实施固定代币供应、去中心化治理以及激励合规RWA集成,MANTRA希望与Ondo Finance、Polymesh和Tokeny等项目竞争,这些项目都在布局代币化资本市场。
结语
MANTRA的治理提案代表了当前加密领域最全面的代币迁移计划之一。若成功实施,该计划可能重振OM的实用性,深化生态流动性,并加速链的RWA路线图。然而这些变革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价格复苏和用户活动的影响——仍取决于执行质量和整体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