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比特币不属于加密货币":杰克·多尔西引爆加密圈激辩

2025-10-26 20:19:00
收藏

2025年10月26日更新

最近,Twitter和Block创始人杰克·多尔西通过推文重新点燃了一场持续已久的辩论:"比特币不是加密货币"。这一直言不讳的主张揭示了比特币社区长期持有的观点。

比特币的独特定位

多尔西等人认为,真正让比特币区别于广义加密市场的,是其设计理念、治理机制以及作为货币的现实应用,而不仅仅是代码层面的任意组合。他强调比特币的创世初衷是成为点对点数字现金,而非投机性代币。

"加密货币"本质与比特币初衷的差异

"Crypto"是加密货币的简称,指代依赖密码学的各类数字资产。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在2008年白皮书中将其定义为"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强调其"无需中央中介"的货币属性。值得注意的是,中本聪从未使用"加密货币"这一表述。

随着时间推移,"加密货币"范畴扩展到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稳定币及各类代币项目。部分比特币支持者认为,这个标签往往与投机行为和无限增发的山寨币相关联。在许多比特币极简主义者眼中,"加密货币"已带有负面内涵。

比特币的核心设计:数字现金系统

比特币的内在设计强化了其货币属性:没有中央发行方,没有开发团队能随意修改规则。其2100万枚的供应上限和发行节奏被写入不可更改的代码。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现实世界资源消耗来确保网络安全,使系统保持政治中立。

这些特性创造了类似黄金的稀缺性数字商品。相比之下,多数加密代币可由小团体通过投票决定增发或销毁,其治理机制和供应量常处于变动状态。

比特币与其他加密资产的显著差异

核心特征对比

设计目标:比特币定位为数字黄金/价值存储(点对点现金),而典型加密代币多用于可编程平台、DeFi或NFT等场景。

供应机制:比特币总量恒定且减半周期固定,多数代币采用通胀模型或无上限供应。

治理方式:比特币完全去中心化,代币项目常由核心团队或基金会主导。

安全模型:比特币采用能源密集型的工作量证明,多数代币转向权益证明等机制。

监管视角下的特殊地位

全球多国将比特币归类为商品而非证券。例如美国国税局将其视为财产,适用资本利得税规则。中央银行在讨论数字货币时,通常将比特币置于独立语境。尽管部分监管机构仍将其与其他加密资产并列看待,但比特币ETF在全球范围内的获批,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独立资产类别的地位。

专家观点解析

Ripple首席技术官戴维·施瓦茨指出,多尔西的表述并非否认比特币的技术属性,而是强调其不属于"投机性加密资产"范畴。比特币基金会顾问安德烈亚斯认为,中本聪的设计初衷是创造数字现金,而非代码实验品。

结论

比特币之所以"不是加密货币",本质在于其设计哲学与市场定位的根本差异。作为一种供应恒定、规则不可篡改的点对点现金系统,比特币的治理完全去中心化,货币属性贯穿始终。这使其被视为数字黄金或独立资产类别,而非众多加密代币中的普通一员。

常见问题解答

问:多尔西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答:他主张比特币应被视为独立货币体系,因其供应机制、安全模型和使用场景均与主流加密资产存在本质区别。

问:比特币技术上是否属于加密货币?
答:从密码学应用角度属于,但支持者强调其作为"数字现金"的原创性定位,认为不应与后来的代币项目混为一谈。

问:为何称比特币为"数字黄金"?
答:其稀缺性和价值存储功能类比黄金,同时保留电子现金的支付属性,这种双重特性使其在加密生态中独树一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