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球调查揭示:非法加密货币在各大交易所间规律转移

2025-11-18 01:50:00
收藏

加密货币洗钱网络调查:执法困境与技术鸿沟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的多项调查发现,不法分子通过交易所、经纪商和变现服务转移大量加密货币,即使部分平台处于美国处罚和法院指定监控下,此类模式仍持续存在。

追踪技术滞后于犯罪手段

这项代号"硬币洗衣房"的调查揭示,区块链记录数据与调查人员或平台实际处理能力之间的技术鸿沟正在扩大。通过匿名钱包或"交换器"进行的转账使追踪工作变得缓慢且资源密集,交易所和执法部门难以及时监控交易。

多家大型平台前合规人员向ICIJ证实,他们"几乎跟不上狡猾罪犯的步伐"。最典型的案例涉及柬埔寨金融机构Huione集团——该机构2023年5月被美国财政部列为"重大洗钱关切对象",但ICIJ发现其仍持续将大量泰达币(USDT)转入币安和欧易的客户账户。

数亿美元资金异常流动

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间,超过4.08亿美元从Huione流入币安账户,其中2025年7月日均转账约百万美元——此时币安仍处于2023年反洗钱违规和解协议要求的双重监控之下。2025年2月至7月,在欧易承认无证经营资金传输业务后,至少2.26亿美元从Huione流入其客户账户。

交易所回应与监管困境

欧易发言人表示平台"欢迎审查",但否认加密货币平台是洗钱温床,称"发现可信风险时会立即采取暂停交易、拦截转账及配合刑事调查等措施",并强调ICIJ披露的资金流仅占平台总业务的"极小部分"。另一家被点名的库币交易所则声明其"运行严格且持续演进的反洗钱/反恐融资计划"。

洗钱行为呈现网络化特征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现TRM Labs政策主管阿里·雷德伯德指出,非法资金流动呈现重复行为模式,常涉及"特定中介、场外经纪商或跨链服务"。他解释道:"这些模式反映的是常见的洗钱类型学,而非固定'路由模板'——不法分子反复利用相同的合规薄弱环节或高风险服务商,导致资金流结构相似却非中心化协调。"

雷德伯德强调,TRM分析表明洗钱活动呈网络化特征:不法分子通过"跨司法管辖区和资产类型的重叠交易关系"相互勾连。除杀猪盘、贩毒集团关联经纪商和朝鲜黑客等少数组织存在"持续协同"外,多数犯罪网络仅基于"共享基础设施或互惠便利"形成"机会主义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