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呼吁停止频繁升级

2025-11-19 20:29:47
收藏

核心要点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主张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底层网络(L1),通过减少重大升级来规避风险——当前该网络已承载数千亿美元价值。创新重心将转向二层扩容方案(L2 Rollups)、钱包和应用层,这些领域可在不改变核心协议的前提下持续优化。量子计算构成未来威胁,以太坊需通过抗量子密码学进行防御,这些升级主要将在"僵化模式"下的非核心层实施。

底层网络的范式转变

Buterin在布宜诺斯艾利斯Devconnect大会上向500余名与会者提出,以太坊基础层(Layer 1)应当"僵化"——这个区块链术语特指有意限制核心协议升级的策略。他表示:"随时间推移逐步僵化对以太坊有利,我们现在面临的意外状况已大幅减少。"这一观点引发听众低声讨论,毕竟以太坊素以灵活演进著称。

僵化主张的深层逻辑

过去多年间,快速适应能力被视为以太坊的核心优势。开发者可自由创新,协议则持续迭代优化。但Buterin指出,随着网络承载价值突破数千亿美元,稳定性比无止境的升级更为重要。更僵化(因而更可预测)的底层能有效降低引入漏洞的风险。在这个语境下,"乏味"的区块链反而意味着更安全。

创新转移的三重路径

Buterin强调僵化不等于全面停滞,网络不同组件可采取差异化的演进节奏。他建议共识层(确保节点同步的机制)可率先固化,而运行智能合约的以太坊虚拟机(EVM)仍保留改进空间。其核心愿景是将创新从L1迁移至生态周边:

1. L2扩容方案:处理大部分交易后将最终结果结算至主链,目前已是生态活动主阵地

2. 钱包与用户工具:在核心协议外实现可用性、安全性提升

3. 应用层:开发者无需改动以太坊本身即可构建新功能

生态成熟的双面性

Buterin同时反思了行业文化变迁:早期加密领域由实验精神驱动,如今模因币、投机交易和复制项目盛行,导致创新力衰退。"太多人认为成功之道就是快速模仿现有模式,这损害了整个领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机构参与者的入场促使生态向更规范、可预测的方向发展——这是成长的必然代价。

量子计算的紧迫威胁

演讲尾声,Buterin发出严峻警告:当前保障钱包安全与交易验证的椭圆曲线密码学,可能被未来量子计算机轻易破解。"椭圆曲线加密终将失效,"他援引预测称,足以威胁以太坊的量子计算机或于2028年下次美国总统大选前问世。这意味着生态仅有约四年时间过渡至抗量子密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僵化模型下,此类重大变更将通过钱包等边缘组件实现,而非修改核心协议。

以太坊的新纪元

Buterin的宣言标志着以太坊哲学的根本转向。从合并(Merge)到浪涌(Surge)路线图的近十年快速迭代后,他首次呼吁底层网络转向稳定、可预测且近乎不可变更的状态。对于一个承载巨大价值的网络,这种成熟不仅是必然,更是必需。未来的以太坊,终将在凝固的基石之上,由上层建筑持续书写创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