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稳定币监管政策前瞻
印度政府或将在2025-2026年度经济调查报告中首次提出稳定币的正式政策框架,这标志着该国对数字资产长达数年的模糊态度可能出现转变。据财经媒体报道,财政部拟在这份年度政策纲领性文件中阐明对稳定币的立场。若消息属实,这将成为新德里当局准备从全面质疑转向建立受监管数字资产框架的最明确信号,尤其针对法币储备支持的代币。
央行态度谨慎
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和重要支付枢纽,印度引入稳定币规则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印度储备银行(RBI)对此持保留态度。行长桑杰·马尔霍特拉近日重申央行"审慎"立场,表示虽然最终决策权在政府,但央行仍对加密资产相关风险保持警惕。"基于多重考量,我们对加密货币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马尔霍特拉在德里经济学院表示,"早前成立的工作组将最终决定我国如何处理加密资产问题。"
支付基础设施优势
马尔霍特拉反驳了印度应效仿美国稳定币创新的观点,包括《GENIUS法案》的通过。他认为美国是在补足支付基建短板,而印度已拥有多套成熟的快速低成本支付系统:
统一支付接口(UPI):覆盖零售和商业场景的24小时即时支付网络
国家电子资金转账(NEFT):全天候每小时结算系统
实时全额结算(RTGS):大额实时结算系统
央行认为稳定币并未解决印度支付生态的核心痛点,反而将重点放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推广上,视其为程序化支付和批发结算的更安全选择。
监管转向的意义
印度长期对加密货币采取摇摆立场,多次立法草案拟实施禁令或严格限制,税收政策也对交易活动课以重税。尽管如此,印度仍是全球加密用户最多的市场之一。稳定币框架的建立意味着:
监管合法化:规则出台表明数字资产不再单纯被视为威胁
机构参与:银行和金融机构可探索代币化现金模式
市场加速:合法化将推动采用并提振区域加密资产价格
此举将使印度与亚太多国及中东地区政策接轨,这些地区已建立用于支付、结算和资金管理的法币锚定代币监管体系。
对非稳定币的持续质疑
即便在考虑稳定币规则的同时,印度官员仍对非稳定币加密资产的价值存疑。商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曾表示政府既不鼓励也不反对加密货币,但对多数缺乏主权背书或底层资产的代币提出质疑。这种态度与印度作为全球加密交易量主要贡献国的地位形成反差。政府担忧主要集中在:
价格波动性
资本外逃风险
消费者保护缺失
洗钱漏洞
区块链分析公司数据显示,仅2025年朝鲜黑客窃取的加密资产就超20亿美元,这一数字持续加剧全球政策界的安全忧虑。
未来展望
经济调查报告将成为印度政策方向的首个风向标。若包含稳定币监管内容,2026年可能跟进正式立法提案。印度储备银行将继续扩大CBDC试点,巩固其在数字支付生态的全球领先地位。对市场而言,核心在于印度将把稳定币视为类电子货币的受监管金融工具,还是采用严格限制商业用途的管控框架。无论哪种方式,这场辩论都标志着这个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的关键转型。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