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马来西亚非法加密货币挖矿致电力损失高达10亿美元

2025-11-19 22:14:47
收藏

核心要点

自2020年以来,马来西亚共发现13,800处场所存在窃电进行加密货币挖矿的行为,导致国家能源公司(TNB)蒙受46亿林吉特(约合11.1亿美元)损失。当局正开展全国性突袭检查,并通过中央数据库和智能电表实时监测系统识别异常用电。

长期积累的电力盗窃问题

马来西亚非法加密挖矿问题并非突然出现。多年前零星出现的异常用电报告已初现端倪,如今这一隐患已演变成全国性危机。国家能源公司披露,2020年至今年8月期间,因挖矿窃电造成的损失已超10亿美元,这个惊人数字远超官员预期。

窃电规模触目惊心

能源及水务转型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显示,调查发现13,827处场所存在加密挖矿窃电行为。虽然挖矿在马来西亚并不违法,但篡改电表或私接线路已违反《电力供应法案》。矿机持续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不法分子通过改装电表实现近乎零成本用电,累计造成11.1亿美元损失,对电网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隐蔽性强取证困难

多数非法矿场藏身于普通民宅、商铺或小型仓库中,外观毫无异常。内部却持续运转着发热量大、噪音高且耗电量惊人的设备。由于电表被动手脚,月耗电量显示极低,这种反常读数成为执法部门的重要线索。

多部门联合执法

国家能源公司联合警方、通信监管机构、反贪部门等多方力量开展突击检查,已查获多处矿场设备。但违法者采用"打一枪换一地"的游击战术,使执法陷入持续追捕的被动局面。

构建智能监测体系

为应对违法场所流动性的特点,国家能源公司建立了关联历史窃电案件的业主/租户数据库,大幅提升排查效率。同时在全国变电站部署智能电表实时监测系统,一旦发现用电量异常波动可立即预警,这对发现隐蔽矿场至关重要。

低价电力成诱因

马来西亚相对低廉的电价是吸引非法矿工的主因。由于缺乏针对加密挖矿的专门法规,当局只能依托现有电力条例进行监管。目前政府选择强化现有监管体系而非设立新规,通过跨部门协作、提升检查效能及扩大实时监控范围来应对挑战。

动态防御策略

国家能源公司持续调整应对策略,通过电网严密监控、技术手段升级及执法团队协同作战,防止电力资源进一步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